一、文件起草的背景
(一)国家法规强化预算管理监督的“规范”要求
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新修订,加强了对预算管理的立法监督,第八十九条明确要求:“县级以上政府审计部门依法对预算执行、决算实行审计监督。 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将监督重心转移到加强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形成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教育部早在2008年7月即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08〕12号),要求“高度重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严格预算执行审计”“及时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在2015年再次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明确要求高校内部审计要实现两个“加强”和一个“开展”:即“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审计、“加强”预算执行过程审计、“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审计,推动预算执行更加及时、规范,促进提高高等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二)学校管理的内在需求
预算管理是重要的财务管理和资源分配手段对于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开展预算管理审计可自我检视学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揭示相关风险,通过审计整改,“以审促建”促进学校预算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促进学校有效实现战略目标。
综上,实施预算管理审计,既是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要求,更是促进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保障战略目标实现的内在管理需要。
二、文件制定的主要目标
通过文件明确预算管理审计的定义、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程序,强化学校预算管理审计的可实施性,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风险管控,促进提升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学校资源配置,进一步助推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
三、文件的框架结构
办法共十九条,分为四章,分别是:
四、重点内容解读
(一)预算管理审计的目标
预算管理审计的目的是促进规范学校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结果有效运用,以促进更加合理分配学校资源,提高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益,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预算管理审计的范围
预算管理审计的范围为学校校本级预算,与学校《西南交通大学预算管理办法(修订)》(西交校﹝2021﹞24号)的范围一致。
(三)预算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5.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审计…6.强化预算执行过程审计…7.开展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要求,本办法的审计内容包括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及预算执行结果的审计,是预算全生命周期的审计,重点关注预算管理全过程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等。
1.预算编制管理审计主要关注预算依据充分性、预算编制合规性、预算安排合理性,包括对预算编制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以及编制原则、方法、程序的合规性等的审计。
2.预算执行管理审计主要关注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控制机制的健全性、有效性,包括对预算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合规性,预算支出的合规性、真实性,以及收入、支出会计处理的合规性和相关内部控制建立及执行情况,预算执行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等的审计。
3.预算调整管理审计主要关注预算调整规范性,包括对预算调整依据、调整程序的合规性等的审计。
4.预算执行结果审计主要关注决算报表和预算绩效管理,包括对决算报表的审计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的审计。
(四)预算管理审计的工作方式
预算管理审计按照预算管理审计的通行作法和相关要求为全过程监督,采取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如下:
1.事前审计:审计处在预算编制阶段事前介入,了解预算编制情况,提出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并为事中和事后审计打下基础;
2.事中审计:审计处在年度预算执行期间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或审计调查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3.事后审计:审计处在每年年初,对上年预算执行与决算进行审计,全面评价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五)预算管理审计的实施程序
1.审计立项与实施:预算管理审计项目为审计处常规审计项目,列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经审计处主管校领导批准后由审计处负责组织实施。
2.审计结果及运用:审计报告经审核签发后,审计处将审计报告等结论性文书发送至相关单位,按《西南交通大学审计结果运用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审计整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