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内审朋友问我们,为什么需要实现审计信息化。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是从提升审计效率的角度来思考。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与人会使用工具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我们的目标。审计人员更应善于运用工具来解决审计工作的效率问题。比如我们在日常审计工作中需要下载公司财务数据。由于公司IT部门不给力,我们只能从财务信息系统的前台导出数据,这样会费力费时。但当我们获得了审计工具后就能直接从财务备份数据中直接提取我们需要的审计数据,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我们审计人工消耗。如果折合成货币,审计软件的折旧费用已经低于我们每年审计投入数据采集的人工成本了。
当然如何从众多的审计信息化方案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也是需要大家来共同探讨和梳理的问题。下面我们从六方面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审计软件对我们的一些帮助:
1.采集审计数据更加方便
这里我们以采集财务数据为例来说明这个功能。审计软件能够通过自带的取数工具将财务软件的数据直接采集并转换为审计数据,并且审计软件各个版本均能直接转换。取数功能的应用使得审计工作中对账务的查看不需要呆在被审计单位的机器上看财务软件完成,而只需要通过网络或者U盘直接取回数据然后进行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更为主动和灵活,外勤工作时间大量减少,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而且保证了较少审计人员可以同时负责多家单位审计工作,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2.审计软件具有财务数据分析功能
审计软件中本身就含有财务软件的查询功能,所以在财务软件上能够看到的数据在审计软件中也一样可以看到。审计软件强大的查询功能是其它软件无法比拟的。浩如烟海的凭证和帐簿在审计软件中只是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几个待查的数据库,不但可以帮助审计人员缩小审计范围、锁定审计疑点,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审计风险。利用穿透式查询可以保证在任何数据状态下联查其他相关数据,如总账、明细帐、凭证甚至对方科目的明细帐等,可以迅速摸清交易实质。避免因为上下索引而造成审计思路和审计线索中断。利用模糊查询功能,我们还能能够自行设置查询定义和条件,快速查找所要的目标。对审计人员来说不但可以达到预想的查询目的,而且简单易用,减轻审计人员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给审计人员保留了大量思考问题、经验判断的时间。
3.审计数据分析更加科学化、可视化
运用计算机审计工具能快速分析数据,然后有针对性的核对凭证附件。通过审计分析人员的专业判断,最后将有问题的内容存储到事先做好的审计工作底稿模板中,既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又实现了审计工作流程化、规范化的要求。
审计软件中各种经济指标的分析更是给我们单位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整体的经营状况、管理机制和投资效率的可靠情报。审计软件提供了灵活的数据分析平台,可以保证分析人员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特殊的经济指标体系,而且该指标体系可以与考核指标体系实现对应结合,便于后期的审计分析工作,也起到了审计风险预警功能。
4.规范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软件中自带部分审计工作底稿模板。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系统提供了通用和专用审计工作底稿套别。各套工作底稿预制了审计准备、实施、报告等分类底稿。还有按资产类、负债权益类等划分的专业分类底稿。此外审计软件内置了上千张规范的工作底稿供大家选用。当然还可以自定义工作底稿。支持用户自定义的EXCEL、WORD工作底稿等等。
工作底稿与EXCEL、WORD无缝衔接。点击底稿名称,直接切换到EXCEL、WORD,并在其中显示该工作底稿内容。用户可自定义取数公式,通过取数功能,数据可自动填入工作底稿中。此外,审计软件提供了审计工作底稿的二次开发功能,可以由单位按照自己的需求和不同的审计目标自定义审计工作底稿,充分体现每个单位自己的特色。通过统一的审计工作底稿设置,大大提高了我们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统一性。
5.包含强大的制度、法规库
审计软件自带了标准的国家法律法规库,同时,用户可以自己制作本公司的规章制度库,并且可以导入、导出。在审计作业时,能根据特征词自动调用这些法规或制度规定,查询结果能回传到调用点。这样一方面规范了大家的审计判断依据,另一方面也简化了大家对制度调用的时间。在有合理制度法规保障下,我们的审计建议才会有更大的说服力。
6.审计成果统计和经验分享
审计软件预制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人员填制后,相关底稿内容会自动分类存入审计问题库、审计成果库、审计依据库等,支持多项目审计成果的汇总统计和审计日记,并支持审计跟踪和后续审计整改追踪。这样可以完整地记录审计项目的重要操作事件,有助于审计部门总结每次审计项目经验,防范审计漏报风险。
根据审计项目作业情况可以将多天的审计内容记录到一张审计日记上,在一张审计日记上可以连续输入各个日期的审计发现内容。通过规范的内部审计档案积累,为整个公司和审计部门自己留下了宝贵的信息库。这类信息库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这项工作带来的不仅仅具有直接经济价值。我们曾利用审计证据配合公司律师打赢众多诉讼案件。而且作为公司审计思想和知识库的积累,为新审计人员的成长提供了有效帮助。
(文章来源:中国会计视野http://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808/1792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