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应该成为激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为人民做学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真理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初心使命的最好表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的落伍,使国家陷于积贫积弱的状态,几乎落入丧失独立、任人宰割的境地。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同时我们也遭遇霸权主义来势汹汹的遏制与打压。面对极其有害的“文明冲突论”,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前无古人的实践,既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也在与世界人民一起寻求着人类文明前行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梦想所造就的时代,必定是需要理论而且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必定是需要思想而且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要求。要加快构建真正不负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我们必须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回应人民的关切,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总结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阐释激扬中国发展进程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为人民提供学术精品、鸿篇力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要不断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忘责任担当,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理论服务实践的必有之义。学者不能只在书堆里打转转,应该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把时代提出的新问题作为自己学术活动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由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发现时代问题的敏锐度,这样才能有正视现实问题的清醒头脑、解决时代问题的自觉意识。树立问题意识,从认识论的角度讲,就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论的角度讲,就是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讲空话,根据问题的性质思考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步骤。实际上,树立问题意识既有世界观的基础,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学术共同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实际,建立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协同机制,对社会亟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进行符合实际的探索,增强实际工作的有效性。只有这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才能有效投身社会实践,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还必须致力于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和学术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必须摒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迅速追赶。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学术研究跟着别人的学术潮流跑,用舶来的理论解释一下中国的问题,似乎也能够应对,但是发展到今天,中国不可能再学着别人的样子又好又快地发展了,因为我们的实践越来越走在前边了。在新时代,如果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仍然依赖别人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根本无法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倡导基于时代问题和实践活动的创新性思考,摒弃两种倾向:一是“洋教条”,即完全根据西方的理论去设定和思考,根本不考虑中国实际的特殊性;二是“古教条”,即完全从古书中寻找原则方法,用过去的结论解决新时代的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既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又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以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着力构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作者:韩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